患者服务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服务专区 > 健康知识 > 正文

揭秘|带你了解病理诊断“第一站”——取材室

来源:宣传推广部   编辑: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量:   作者:

肿瘤的诊断有多种形式,其中病理诊断是“最后的判决”,被称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制定肿瘤治疗具体方案的重要依据。由于肿瘤的良恶性最终由病理科医生确定,所以病理科医生也被形象的称为肿瘤诊断的“法官”,而这里我们要介绍的病理取材室,是缔造肿瘤诊断“金标准”的开始,有兴趣的话,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陕西省肿瘤医院病理部位于门诊楼三层,取材室有20多平米,窗户朝南北,弯身忙碌的90后病理医师们正在这散发着甲醛味的小空间里,用娴熟的手法,严格按照取材操作规范,分块切取从人身上切下来的各种病变组织以及多个切缘组织和各组淋巴结等,为精确的病理诊断提供前期保障。

取材医师们通常一站就是一整天,而他们所做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任何一步出问题都会影响诊断质量。

第一步 组织固定

从临床科室送来的肿瘤标本,首先查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等)。其次检查固定液是否足够(固定液的量是组织的4-10倍)。最后再检查固定是否规范(大标本间隔1cm切开固定,并用浸过固定液的纱布隔开)。小标本一般固定6-12小时,大标本一般固定8-24小时。

第二步 取材

小小的取材台上,尺子、剪刀、刀、镊子,几样“标准装备”是医生们的取材利器。“6×3×2……”不时会听到医生们在向负责记录的搭档描述肿瘤的肉眼形态。取材台上的一块显示屏和记录的电脑相连接,取材的医生可以直接看到病人的信息和同伴记录的内容,以便医生实时检查自己口述和技术员记录的一致性

为了防止病变的漏诊,一个标本有时要取七八十个组织蜡块,方能“火眼金睛”,明确病理诊断。

“取材很有讲究,这要求病理技师们脑子里要有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不同器官组织上取材的规范是不同的。同时做好取材工作更需要耐心、严谨和细致,因为有的时候一个标本要制作很多组织块,像导管原位癌、隐匿性癌等,一般要制作七八十个蜡块。有的肿瘤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原发病变部位却不容易发现;有的病例淋巴结不好找,可能一天就只能处理几个肿瘤标本。”病理部袁勇主任作为肿瘤诊断的“金牌法官”,认为取材工作是奠定肿瘤诊断正确与否的关键和基础。

比如淋巴结是否转移,是临床医生制订化疗方案的一个关键依据。因而在取材环节,取淋巴结是医师巨检的重要环节。小的淋巴结最大直径不足1毫米,取到极为不易。即便再难,我们的病理医师们也会仔细寻找那些散落在脂肪中微小的淋巴结。有的手术标本对淋巴结取材要求很严格。比如大肠癌根治手术标本至少要找到12个淋巴结,如果一次找不到,要第二天再找一遍,如果数目不够要经过取材室小组长确认签字才能下台。

病理医生说

大家都知道新装修的房间需要晾晒半年或者更久,以便降低来自家装和家具的甲醛浓度,但因取下的组织块必须浸泡在甲醛中,取材室的医生们不得不长时间与甲醛“相伴”,虽然明知这些液体和气体很可能对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影响,但为了更多人能得到正确的诊断,获得合适的治疗,取材室的医生们依然选择坚守。“虽然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的工作,但是我们深深知道这份工作的重要性,病理科的医生素来被称作是‘医生的医生’,这让我们坚守着这份岗位。”90后女医生小张说。

剧透ING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病理部的取材工作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后续还有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病理切片,以便病理医师进一步在显微镜下对组织做出病理诊断,最后才能生成病理报告。如果大家感兴趣,请看下回分解。

先以一图提前给大家"剧透"一下~

一份病理报告“诞生”的时间相比其他检查有点长,有点慢,病理工作有点脏、有点累,但因关乎病人的生死,却一点马虎都容不得,因为稍有偏差,后续治疗方向就会出错,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尊重病理医生。在这里向默默无闻战斗在病理岗位上的医技工作人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