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

健康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服务 > 服务专区 > 健康知识 > 正文

50岁应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来源:摘自《羊城晚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3-12   点击量:   作者:

  原是肠癌低发区的中国发病率现已提速,成为威胁人类的杀手。若发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和腹胀等症状,应及早求医
  据最近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上海为例,每年以约4.2%的速度递增。发病率大城市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农村。其发病率排在癌症的第三位,广州则排在上海、北京之后居全国第三。中国造口协会主席喻德洪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汪建平胃肠外科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万德森教授强调:预防肠癌时不我待,科学饮食、多运动、进行必要的检查三步骤是有效的方法。汪建平教授明确指出:经济条件允许的,50岁应做第一次肠镜检查,以后每隔3-5年检查一次;条件不允许的则可检验大便,阳性者再作钡灌肠等递进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大肠癌有老龄化趋势,上世纪60-70年代发病年龄为45岁,至90年代为55岁。但也不时发现低年龄的病人,如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就接诊过13岁的病人,这个问题也不能忽视。
  由于人们预防意识缺乏,目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中绝大多数为晚期患者。某肿瘤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约有60%以上曾被误诊为痔疮,误诊时间少则6个月,多则1年以上。
  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习惯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细食品、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取量增多,加上生活节奏加快、饮食时间缩短,导致身体无法摄取足够的纤维素,令有毒物质长时间积聚在大肠内,滋生赘肉并转化为癌细胞。
  其次是运动少,摄入体内的高脂肪、高热量等物质难以转化为对身体有用的物质,长此以往,有害物质在肠内积聚便促进了癌细胞的生长。再则便是许多人没有防范意识,当出现相关症状时不到医院诊查。
  20多年前,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日本人的胃癌发病率很高。他们下了很大决心,改变饮食习惯,并将胃镜检查列入常规,现时其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发现的病例也大多是早期。原肠癌高发的美国,持续上升了70年后,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明显下降,原因:平衡膳食;筛查,将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因素去除;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美国现在提出肠癌筛查推荐:大便隐血检查———50岁后每年一次;直肠检查———40岁后每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50岁后每3至5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