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如何预防呢?
(1)开展防癌科普宣传,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好发风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状态,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不育患者等高危人群,应长期、规范就医。
(2)要了解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症状,对出现月经紊乱、流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3)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规范孕激素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应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5)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密切随访或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及早发现有无复发。
如何筛查呢?
正常女性每1-3年进行一次妇科肿瘤筛查体检;对存在上述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因素及高危因素者,要定期检查,可每年或半年进行一次相关体检;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诊。
血液学方面没有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因此无常规监测筛查指标。
(1)超声是最常用的无创筛查方法,主要方式为经阴道或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附件肿物大小及性质等。绝经后妇女内膜厚度<5mm时,其阴性预测值可达96%;子宫内膜厚度>5mm,应对绝经后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活检。
(2)盆腔MRI(核磁共振检查)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MRI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及肌层结构,用于明确病变大小、位置,肌层侵犯深度,宫颈/阴道是否侵犯,是否侵犯子宫体外、阴道、膀胱、直肠等,盆腔内的肿瘤播散程度,以及盆腔、腹膜后区及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3)子宫内膜活检,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最后依据。获取子宫内膜的方法主要为诊断性分段刮宫手术和宫腔镜下活检。另一种方法为经宫腔获取内膜脱落细胞,常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结合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准确性较高,但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4)有林奇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应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增加筛查的频率。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治疗原则: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
(1)手术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应进行全面的手术病理分期,准确判断病变范围及预后,决定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手术步骤一般包括腹腔冲洗液检查、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等。
(2)放疗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单纯放疗仅适用于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禁忌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
(3)化疗很少单独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多用于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如浆液性、透明细胞癌等,或是复发病例及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手术后患者。
(4)激素治疗是针对晚期或复发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
(5)靶向、免疫治疗适用于晚期复发的患者。
(6)中医药治疗,手术和放化疗后可给予患者中医中药治疗,固本扶正,减轻患者的治疗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筛查方法的改进、基因学的突破、新药物、新方法的迭代涌现,相信子宫内膜癌对女性健康的风险会越来越低。
作者简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