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目前,癌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因癌症往往给个人乃至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身心压力,人们总是谈“癌”色变。其实,癌症并非都是无法预防、不可逆转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能够有效降低患癌风险,而早期癌症的治愈率也远高于晚期癌症。所以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管理好情绪以及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癌症的关键。今天陕西省肿瘤医院专家带我们一起来了解:抗击癌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受访专家:
肿瘤内科病院 姚俊涛
放疗医院 郭俊俊
腹部肿瘤外科 李强
胸部肿瘤外科 张曦
我国癌症发病情况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482.47万例、死亡257.42万例。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数前五位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死亡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报告统计显示,我国全癌种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0~34岁,发病率较低;35~39岁,发病率明显上升;55岁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80~84岁,癌症发病率达到顶峰。

报告指出,中国2022年估计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增加,发病数的增长一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二是随着公众肿瘤预防意识的提升和更便捷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加肿瘤体检及国家筛查早诊早治项目,更多的肿瘤病例被及时检出。死亡数的增长更多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
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姚俊涛表示,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需要“预防+治疗”双管齐下。对已发生癌症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努力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毒副作用,减轻由癌症及治疗引起的疼痛、疲乏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将肿瘤全程康复理念融入到诊治中,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让患者尽早回归自我、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将癌症预防和治疗干预纳入卫生工作计划,推动抗癌创新药物的发展以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可以更好地降低癌症负担,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诱发癌症的因素有哪些?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症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这是因为癌细胞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而是经过多年的慢性刺激和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结果,大多数肿瘤的潜伏期长达10~30年。而且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随着全身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减退,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也会随之降低,更使得肿瘤有机会产生和发展。
生活习惯因素:
吸烟(包括二手烟甚至三手烟):随着吸烟者的吸烟量增加,吸烟年限增加,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肺癌的发病风险和几率也越大。
厨房油烟对也有一定影响。《我国肺癌流行现状及其预防对策》一文中提到,上海市对女性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烹调时室内无除油烟设备的女性肺癌危险度比室内无或少油烟雾的女性高约60%。
饮酒:饮酒同样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比如肝癌、口腔癌、咽喉部癌、食管癌、胃癌等。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的1类致癌物,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增加多种肝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口腔癌及咽喉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久坐会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每年因缺乏运动锻炼带来的相关死亡人数高达320万,其中也包括因患癌症而导致的死亡。另外,久坐者由于运动量的减少,容易带来肥胖问题,而肥胖和超重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的发病风险。、

不当饮食: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盐、低纤维的食物,以及过多的红肉和加工肉类,会增加患结直肠癌、胃癌等癌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
这主要涉及的是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某些地区由于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生活在这里的人相对来说就有更高的风险得癌症。另外,某些职业需要经常或长期接触或暴露在某些致癌风险因素中,其患癌风险也相对较高,所以从事相关方面工作的人要重视做好职业防护。同样的,这些高风险人群也要主动做好癌症筛查。
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中有癌症患者的人,罹患癌症的几率一般都高于直系亲属中无癌症患者的人,而且患癌的亲属越多,得癌的风险就越大。研究表明,遗传性肿瘤仅占全部肿瘤的10%左右,比如遗传性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等。
放疗医院一病区主任郭俊俊主任医师表示: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然而,并非所有的癌症都无法避免。大家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识别诱发癌症的高危因素,并积极预防,便可实现对大部分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
身体出现的危险信号?
1、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的异常肿块;2、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3、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俗称白带增多);
4、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5、久治不愈的干咳或痰中带血;
6、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7、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8、头痛、呕吐,且呕吐与进食无关;
9、黑痣突然增大或有破溃、出血、原有的毛发脱落;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等。
腹部肿瘤外科主任李强主任医师表示:出现以上种种可疑信号,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免贻误病情,造成终生遗憾。
预防癌症该怎么做?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减少接触致癌物质以及保持心情舒畅等。
加强早期筛查。如乳腺癌的自我检查、宫颈癌的妇科检查等。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存在,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存活率。

接种疫苗。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预防宫颈癌等多种癌症。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乙肝正是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建议尽早及时接种。
选择个体化防癌体检。目前的医疗检验技术手段可以在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比如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筛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筛查消化道癌等。选择个体化体检项目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向公众提供科学、全面的健康知识,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于癌症风险的影响,并积极改变不健康的习惯。健康教育还可以向公众传达疫苗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疫苗的认识和认同,从而推动相关疫苗接种的普及。
胸部肿瘤外科二病区副主任张曦主任医师表示:肺癌作为癌症第1杀手,95%以上的早期肿瘤可以通过体检发现,大家还要警惕癌症的早期症状。癌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越早发现癌症,患者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当身体出现异常肿块,痰中带血,无痛性血尿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