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天使心语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天使心语 > 正文

天使心语| 点亮这个冬天 陕肿战疫日记(一)

来源:宣传推广部   编辑:柴丽   发布时间:2022-01-14   点击量:   作者:孙园园 屈越 袁勇 刘清元

自2021年12月初,西安拉响抗疫应急处置铃后,陕西省肿瘤医院医务、行政、后勤人员每天都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都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在岗位上忘我付出,守护着一方平安,也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成为了一道坚强有力而又暖人心扉的别样风景。

孙园园 身穿“铠甲” 我们无比骄傲

2022年1月4日,大早上就看到护士长在护理群里面发了通知,医院需要紧急组建百人核酸检测采集队,有意向的可以报名,我立刻就向护士长发了微信:“护长,我报名随时待命!”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可能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当时心里这么想的,然后就这么做了。9点多报完名,因为时间紧,我立刻回家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出门的一刻,还是有些不舍家里两个孩子,特别是3岁的女儿醒了,要我抱抱她,陪她玩。老公也连续多日奋战在抗疫一线,不曾回家,家里的孩子们只能拜托给两个75岁高龄的父母来照看。说实话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为了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我也绝不后悔请战出征。

下午15点30分,陕西省肿瘤医院共104人组成的核酸检测队伍,按照指令前往潘家庄等重点地区开展上门采样工作,并要在当天和其他单位的核酸检测队一起完成所在区域的所有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搬物资、分发试剂盒、检查防护穿戴、人员分组…….大家一刻也没停。

(正在潘家庄执行核酸采集任务的陕肿院护士)

(天色已晚,稍微在楼道坐一会恢复些体力再继续执行任务的陕肿护士们)

在潘家庄村,我们穿着防护服从村这头走到那一头,不断爬着“城中村“里各式各样的楼梯,虽然室外温度不过二、三度,但持续工作两三个小时后,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贴身衣物已被汗湿,人也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但想着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想着更多人的安危,我们都坚持下来了,从白天干到黑夜,连续7个多小时的上门核酸采集工作告一段落。大家的鼻梁、脸颊都因为口罩压出了深深的勒痕,双手也变的有些麻木,但是为了咱西安的安全,大家都觉得这一切,值!

屈越 温柔护送1岁确诊宝宝

“甜甜(化名),年龄1岁,性别女,病例分类:核酸阳性。“2021年12月27日晚18点,我作为西安市新冠肺炎转运队的一员,接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指令,需要前往隔离酒店转运一名一岁半核酸阳性的小朋友,因小朋友的妈妈前期已经确诊,目前在定点医院治疗,小朋友奶奶的核酸是阴性,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奶奶不能一同前往,我这次的任务是需要抱着小朋友坐在后舱,并将其安全送到她妈妈所在的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尽管当天已经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还未来得及吃晚饭,但这条来自指挥台下派的单子,还是瞬间让我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因为小朋友年龄较小,妈妈和奶奶十分不放心孩子一个人接受治疗。在前往女孩所住的隔离酒店途中,我向指挥台报告了这一情况,并积极联系家属,耐心地与家属沟通,安抚家属情绪,并表示一定会尽量满足家属诉求,让孩子得到妥善的治疗和照顾,随后在家属的万千拜托下,孩子被送上负压救护车。

(给小朋友唱儿歌)

接到小朋友后,我发现小朋友精神不佳,有些怕生,就抱着孩子在后舱内,唱歌、讲故事,转移着孩子注意力,小朋友也渐渐跟着我哼起了歌,精神也慢慢好起来。到达定点医院后,我又与定点医院交接人员就孩子家人的诉求,进行了沟通协调。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朋友回到妈妈的身边进行后续的治疗。

(顺利把小朋友送到定点医院)

看到这样小的孩子感染新冠,真是太心疼了。在这严酷的疫情中,能为这些有需要的家庭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现在的我只希望疫情的阴霾很快散去,让我们的家园重归安全和平静。

袁勇  默默守护第一线的筛查关卡

病理部不但要完成日常的病理诊断工作,还承担了院内外的核酸检测任务。为了保证检验报告及时准确出具,在核酸实验室这特殊战场上,病理部的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开足马力,默默地为疫情防控筑牢一道严密的“防护网”。因为他们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疫情开始紧张的时候,作为病理部主任,召集科室全体成员,紧密部署,希望核酸检测人员能够驻守在医院,以保证核酸检测工作正常进行。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没有“多余”。

(PCR实验室门口,贴着“生物危害”的标志,每天上午,检测人员都要按照三级防护标准穿戴好防护服,才可进入实验室)

进去是明亮的白天,出来已经是安静的夜晚,这是每个核酸检测人员的日常,为了避免频繁穿脱防护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风险、资源浪费和时间损耗,他们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外出、不喝水、不去卫生间,往往需要连续工作9小时,直到下一批队员轮换上来。面对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和庞大的样本检测量,我们科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在拼尽全力,有好几个主动申请加班奋战。技师白洁从疫情开始,每天都在岗位上,一天也不愿休息。她说我还年轻,身体好,熬的住。

有一次医院突然需要全体在院人员全部做单管核酸,并要求尽快出具检测报告。面对突然增加的几千份核酸检测任务,幕后的核酸检测人员连续工作36小时,眼皮都在打架。已经52岁的副主任技师王晓敏一晚上一刻都没休息,撑着看完结果,并将结果录入计算机。争分夺秒,这是一场无言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无一人退缩,大家都几乎一夜无眠,安排协调好核酸采集检测工作,最终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全部出来,均为阴性,大家心里都觉得特别高兴。

(防护服密不透风,正常人穿上就会感觉呼吸不畅,胸闷憋气,但检测人员要穿戴这些“战袍”连续数小时不吃不喝进行一系列繁琐而精准的操作。)

(屏幕上的扩增曲线的走势是判断样本结果的依据,检测标本的时间需要大概六小时左右。)

无论疫情多么严峻,我都会带着全科人员时刻准备着,在这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我们是战士,是侦察兵,我们必须上,也一定赢!

刘清元  陪你们慢慢康复

因疫情防控需要,患者和家属不能离开病区,而很多医护人员因小区封控,无法返岗。我作为手术室的护士长主动报名留在了医院的隔离病区,只想为我的医院,我的西安尽一份力,心里也踏实一些,安心一些。

在隔离病区,我带领的14人护理小分队,其中女护士9人,男护士5名。不仅肩负着9名病情危重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护理、生活照顾的艰巨任务,还要承担心理疏导者、营养师、环境的保洁员等多重“角色“。

(为半瘫患者按摩下肢)

有一个肺癌脑转移,脊髓转移的患者,他的下半身截瘫,每天护士们要定时给他更换卧位,按摩双下肢。这个病人饭量特别好,每天大便次数特别多,一天需要给他清洗4到5次,病人不好意思的说:“你们给我少吃一点,这样我就不会拉的那么多了,也就不用麻烦你们了”,说这话的时候,每一位护士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我们安慰他说,不用顾忌那么多,安心养病,尽快康复才好。

(给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

还有个脑转移患者,我们称他为老邓,给他喂饭很困难,你得等,等他醒来,先给他喂口水,然后再问他吃啥,想吃他会点头,不吃他会摇头,怕他把饭撒到衣服上,我们就想了个办法,把塑料袋剪成围嘴的样子系到他的脖子上。为了舒缓老邓的心情,我们都亲切称他为“老娃娃”,老邓听我们这样叫他总是笑。最紧张的一次,因病情的影响,老邓吃着饭就“睡着了”,一口米饭在嘴里就是不咽,当班的护士着急叫他、拍他,用手才将食物抠出来,消除了他窒息的护理安全隐患。

经过这些天的治疗护理,患者都慢慢开始好转,我们从生活、治疗、护理各个方面尽力做到最好,就等着他们慢慢康复,在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坚信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