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肿

乳腺病院

放疗医院

妇瘤病院

肿瘤内科病院

门急诊科

肿瘤外科手术平台

远程会诊中心

医技科室

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陕肿 > 肿瘤内科病院 > 内科二病区 > 科室动态 > 正文

陕西省肿瘤医院名医系列之肿瘤内科病院:常柏玲——蕙质兰心的生命守望者

来源:宣传推广部   编辑:汤宾   发布时间:2021-04-15   点击量:   作者:柴丽

常柏玲,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先后担任陕西省抗癌协会化疗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委,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委,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鉴定专家。从事肿瘤内科治疗专业,擅长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淋巴瘤等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药扶正治疗,对晚期肿瘤的药物治疗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医30多年,常柏玲恪守职业道德,牢记医生对于病人,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一丝不苟的执业,默默无闻的奉献,有关怀,有责任,急患者所急,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在精神上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缓解患者和家属的恐惧焦虑情绪。记得90年代初,她还是主治医生的时候,接诊了一位来自陕北的离休老干部,确诊胃癌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病人入院时,消化道出血,严重贫血,情绪非常低落悲观,不愿接受进一步治疗,她安慰患者,鼓励患者,在她的坚持下,患者最终配合医生接受治疗,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出院时流着泪激动的说:谢谢你,常大夫。这次经历,坚定了常柏玲的信心: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完善自身,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常柏玲所从事的肿瘤内科,相较于外科治疗和放射治疗,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80年代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的有效抗肿瘤药与辅助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患者往往因为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下降,被迫延长或中断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甚至导致治疗失败。针对这些困扰医生和病人的常见问题,常柏玲开展时辰化疗,辅助造血因子升血治疗,并在晚期肿瘤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领域进行了有益而有成效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肿瘤内科治疗进入快速发展期,紫杉醇、多西他赛、伊利替康、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等抗肿瘤新药进入临床,常柏玲与时俱进,及时将新药新疗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她强调剂量强度剂量密集,同时并重间歇疗法,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2005年,靶向药物进入中国市场,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变革。在此期间,她收治了一位68岁的男性肺癌病人,患者肺鳞癌术后有五年时间,不明原因纳差,乏困,消瘦,严重贫血低蛋白,卧床不起,曾在外院住院治疗,未能明确诊断。常柏玲认真查看病人,认为患者现状与肿瘤转移相关,经全面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癌,罕见12指肠转移。但是肺鳞癌并不是靶向治疗的目标获益人群,常柏玲不放弃,哪怕有一线希望,都不能让病人错过可能有效的治疗。她果断加用靶向治疗,结果正如大家所企盼的那样,一个多月后,患者食欲开始好转,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有人说,医学是一个不完善的学科,肿瘤学更是如此。医生们在治病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损伤,增加了新的痛苦,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即便医学专家也会如此。常柏玲认为:病人不是机器,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简单随意给一个方案,她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缜密的选择方案,制定治疗策略。

2011年,常柏玲担任内二科主任,主持工作后,她重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学科发展。她所在的病区是医院最早成立的肿瘤内科病区,有一支享有美誉的专业医疗护理团队。科室人力资源充沛,不仅有特聘专家,还有技术过硬的中青年骨干医师,是患者和家属满意的肿瘤专科服务集体。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新的靶向药物层出不穷,如何将新的科技、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治疗应用于患者,让患者受益,对于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这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为此,常柏玲积极带领科室开展免疫、靶向等先进医疗手段,使得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很多患者经过精准治疗,实现了高质量的良好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真正颠覆了“癌症”患者“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的旧观念,受到业界一致好评。

常柏玲座右铭:

厚德载物 珍重生命 关怀他人 回报社会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健康咨询电话:029-85276145 导医台:029-8527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