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正文

第六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信息

来源:控感科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8-04   点击量:   作者:

 

6月中旬在院领导的重视下,委派控感科赵竹莲主任及朱冬香专干在南京参加全国第19次医院感染学术年会、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联合会议,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一、层次高、规模大
    本次出席开幕式的有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司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兰娟教授、江苏省卫生厅吴坤平副厅长、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郭燕红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香港医管局感染控制处主任WHO医院感染管理协会司徒永康教授,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理事长、台湾微生物理事长、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控感科主任薛搏仁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感控科主席陈刚教授等。参加会议的2000余名代表中,不仅有医院感染专业人员,还有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微生物检验专业以及疾控人员,层次之高,规模之大,在我国的医院感染学术交流史上是空前的。会议邀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对于促进各专业之间、医院之间以及国际间医院感染控制学术交流,提高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促进医疗质量提高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做了总结报告,明确指出:“当前中国已经构成了世界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而我国医院感染状况非常严峻,特别是近年我国连续发生的多起涉及医院感染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暴露出医院在管理、业务技术层面,特别是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与殷切希望;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要加强对广大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范医院感染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增强遵守各项规范和措施的自觉性,要责任到人,警钟长鸣。
    2、实化措施,规范行为。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医疗机构要建立多学科合作,防范医院感染的工作机制,发挥微生物学、药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部门的作用,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综合能力。
    3、全面梳理,突出重点。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管理,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作为重点。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的管理,有效预防经手术器械、各类插管、针具等各种侵入性医疗器具导致的感染,规范医疗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4、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对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要进行重点检查,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肃查处,追究责任,绝不姑息。

 

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年会以“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为主题,紧密围绕我国医院感染相关的重点、热点问题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如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CR-BS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SSI(手术部位感染)的组合式(Bundle)规范化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血源性感染(HIV、HBV和HCV)、环境传播感染的预防策略,耐药预防和抗生素优化管理,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和处置,手卫生,循证感控的实践与挑战,CSSD(消毒供应中心)标准与消毒灭菌物品的处置,监测策略与创新方法,医院感染“零宽容”等,展开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的高层次、综合性、互动性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为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院感专职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搭建了与时俱进的同行交流、同行评论、同行认可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从“第5个十年医院感染国际会议”看中国感控方向”报告会上,胡必杰教授深入分析当前国际感控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提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如何有效地干预?如何提高执行力?明确指明了当今感控工作的主流是通过主动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发病,中国感控方向是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干预措施等。
在“医院感染暴发与处置”报告会上,郭燕红处长通过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案例,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指出专职人员沟通、管理、应急能力均不可缺少。在演讲中郭处长重点分析了血透及新生儿感染事件的特点,要求业务人员要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正确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同时还分享了美国、台湾处置的相关要求与经验。

 

三、学科涵盖面广、指导性强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也是重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美国最近一项医院感染调查表明,87%的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每年因血流感染死亡的患者高达40万人。梅里埃新技术先锋一等奖获得者徐丽英老师,“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干预措施的探讨” 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方法、定义标准、实施等,通过实施以下干预措施:1)绝大部分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2)延长导管在皮下潜行距离;3)穿刺操作时改用扩大的无菌巾;4)每天评估是否可拔管等,将感染率从8.6‰降至2.9‰。报告指出: ICU是CRBSI的重点部门,重视目标性监测,通过目标性监测,可发现CRBSI的各种危险因素,从而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年会各专题学术交流研讨水平普遍比较高,反映了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年会高层次的学术水准。他们的报告深入浅出,其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与会者深受教育和感染。
    会后培训班等44场活动,88个专题报告。120多位知名国内外医院感染相关领域的教授、专家作学术报告,大会报告涵盖了当前医院感染领域诸多相关内容,既有国际前沿研究进展介绍,又有国内感染管理的最新要求和瞄准解决实际难题的行动方案,专题报告充分体现感染管理是一门正在成熟并快速发展的综合学科。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面临愈来愈多的挑战,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不断增多,侵入性诊疗技术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易感性等等,都使得医院感染问题愈加突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涉及的领域愈加广泛,对广大医院管理者、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