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偶尔摸到自己耳前或耳下有个小包块,这时候心里会“咯噔”一下,充满担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耳前及耳垂下方下颌角区域分布着人体最大的唾液腺——腮腺,而腮腺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病变,约80%为良性(如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但仍有部分可能为恶性(如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腮腺肿物可能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淋巴或血液循环转移到腮腺来的,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腮腺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多数腮腺良性肿物患者首发症状为耳前或耳垂下方下颌角区域的无痛性、缓慢增大的肿块,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偏韧,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好。肿块突然变大、变硬、固定不动,甚至出现疼痛或面瘫(如嘴角歪斜、闭眼困难),需高度警惕恶性可能!
检查怎么做?B超、CT、MRI如何选?很多患者会问:“医生,这些检查有啥区别?辐射大吗?”我来一一解答:B超:无创、经济、可以区分囊实性,初步判断良恶性。是首选筛查项目,尤其浅表肿物或儿童/孕妇。缺点是对深部肿物分辨率较低。CT:可以显示钙化、骨质侵犯;并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主要适用于疑似恶性(如侵犯颌骨)或复杂解剖区域评估。缺点是辐射暴露;软组织对比度低于MRI。MRI:高软组织分辨率,清晰显示肿瘤与面神经、血管的关系;无辐射。缺点是费用高、耗时长;体内金属植入者受限。细针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理诊断,区分良恶性。缺点是存在假阴性可能;深部肿物取材困难。内镜检查:对于怀疑继发转移性肿瘤的患者,需要使用鼻内镜以及喉镜初步排查头颈部其他部位是否有原发肿瘤,比如鼻咽癌、喉癌等。

划重点:B超是“初筛利器”,CT/MRI是“高清放大镜”,活检是“一锤定音”。不必盲目追求“高级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最合适的组合!
良性VS恶性,治疗差别有多大?
良性肿瘤:手术是根治关键。良性肿瘤的主要手术原则是完整切除肿瘤,同时保护面神经(避免术后“脸歪”)。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已极大降低面神经损伤风险,切口多隐藏在耳后,疤痕不明显。特别是我科无痕化腔镜手术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保命保功能。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术原则扩大切除肿瘤+清扫颈部淋巴结(防止转移)。而对于高风险或晚期患者,需合并使用放疗、化疗等措施以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腮腺肿物不可怕,科学应对是关键!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您的健康和面容。如有疑问,请尽快至头颈外科门诊咨询。
专家简介:

(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