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柳叶刀》发表《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趋势:过去十年,30岁以下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快速上升了142%,使之成为了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美国癌症协会发出严峻警告,指出90后群体的肠癌死亡风险较其父辈高出两倍之多。当熬夜加班、频繁食用外卖烧烤、长时间久坐不动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时,我们的肠道健康已经亮起了红灯,发出了亟待关注的求救信号。
这些症状或为肠癌信号

排便习惯与频率的改变:肠癌可能导致排便习惯发生显著变化,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伴随着里急后重感和大便不尽感,使得患者总感觉排便不畅。这些变化可能是肠道肿瘤影响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所致。
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性状的改变也是肠癌的一个重要信号。由于肿瘤压迫肠道,大便可能变细或呈现其他不规则形状。此外,肠道肿瘤的生长还可能导致局部出血,表现为大便中带有鲜血、血块,或是大便颜色加深、呈现黑便或柏油便。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肠道内存在异常情况。
腹部不适与疼痛:肠癌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和隐痛症状。若肠癌造成肠腔狭窄或肠梗阻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阵发性的腹部绞痛。部分患者在腹部还可触及质地较硬的肿块,这通常是肿瘤增殖形成的实体性肿块。腹部不适和疼痛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肠道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
体重下降与全身症状:由于肿瘤的生长消耗了大量能量,肠癌患者可能出现体重迅速下降、营养不良的症状。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贫血、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的身体状况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肠梗阻症状:当肠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堵塞肠腔,引发肠梗阻。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并伴有腹胀。肠梗阻是肠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紧急处理。
7种措施远离肠癌
多食膳食纤维:常食蔬果谷物豆类等,减少肉类摄入,可促进排便,减少肠道富营养化。
培养排便习惯:每天1-2次最佳,减少粪便停留肠道时间。
保证充足睡眠:保证7小时以上的夜间睡眠,午间能小睡更佳,提高肠道修复功能,也能促进排便。

规范饮食时间:每日三餐,维护肠道运行节奏,维护肠道健康。
坚持活动身体:加速营养分解,促进小肠吸收,减少大肠富营养化。
补充水分不断:促进膳食纤维发挥最佳效用,增强新陈代谢。
避免药物干扰:“清肠”和“排毒”等保健品对身体有害无益,也不推荐膳食纤维的药物式补充,应尽可能从自然饮食中获取所需营养素。
专家简介:

(此文目的在于进行公益科普,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